谟略天下 全球能源使用差距进一步扩大

  • 首页
  • 财盛证券
  • 炒股配资APP
  • 股票配资官网
  • 你的位置:财盛证券_炒股配资APP_股票配资官网 > 炒股配资APP > 谟略天下 全球能源使用差距进一步扩大

    谟略天下 全球能源使用差距进一步扩大

    发布日期:2024-08-18 12:32    点击次数:86

  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日与国际能源署、联合国统计司、世界银行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《追踪可持续发展目标7:能源进展报告》称,由于全球人口增长速度超过新增电力连接速度,全球能源使用差距进一步扩大,可能无法在2030年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7(SDG7)。

    无电人口增长

    2015年9月,联合国通过了《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》,议程包含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(SDGs)。其中可持续发展目标7是确保人们能够获得负担得起、可靠、可持续和现代化的能源。该目标包括实现全民使用电力和清洁燃料进行烹饪,将能效提高一倍,并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。实现这一目标将对人们的健康和福祉产生深远影响,有助于保护人们免受空气污染等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影响,扩大初级卫生保健和服务的可及性。

    最新报告证实,由于人口增长速度高于新增电力连接速度,全球无电人口数量10多年来首次出现增长。2022年全球无电人口达6.85亿,同比增加了1000万人。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无电人口达5.7亿,占全球无电人口的80%以上,该地区的电力供应缺口与2010年水平相比有所上升。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全球能源危机、通货膨胀持续、部分低收入国家债务压力加剧,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。

    与此同时,仍有21亿人无法获得清洁烹饪的燃料和技术,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亚洲等地。传统上使用生物质为燃料意味着家庭每周要花费40个小时拾柴做饭,而使用污染性燃料和技术做饭造成的家庭空气污染每年将导致320万人过早死亡。虽然七国集团(G7)和二十国集团(G20)在非洲清洁烹饪峰会上新作出的资金承诺,提振了在2030年前取得更大进展的前景。但这些努力仍不足以达到2030年普及电力或清洁烹饪的目标。报告警告说,在现行政策下,到2030年仍将有6.6亿人无法获得电力,约18亿人无法获得清洁烹饪技术和燃料。

    多方面存在差距

    报告称,近年来,可持续发展目标7议程中的具体内容取得了一些进展。例如,过去两年,可再生能源增长强劲。2021年可再生电力消费同比增长超过6%,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消费中的占比达到28.2%。2022年,全球人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创下新高,达到人均424瓦。尽管如此,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装机容量仍有较大差距,发达国家(人均1073瓦)的装机容量是发展中国家(人均293瓦)的3.7倍。

    SDG7.3要求在2010年至2030年期间,将全球能源效率翻一番,能源强度年改善率达到2.6%。然而,除2015年外,全球能源强度改善进展都慢于预期。2021年能源强度改善率仅为0.8%,远低于平均水平。报告指出,要实现SDG7.3的具体目标,2022年至2030年,年均能源强度改善率必须提高至3.8%以上。

    在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(COP28)上,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“阿联酋共识”中承诺,将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加两倍,将能源效率提高一倍。要实现这个目标,必须立即采取具体行动,特别是解决清洁能源投资的巨大差距。2022年,支持发展中国家清洁能源的国际公共资金达到154亿美元,同比增长25%。然而,这只有2016年285亿美元峰值的一半左右。

    加强国际合作

  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·拉·卡梅拉表示,事实证明,通过稳步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,可再生能源在增加能源和电力供应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。但正如支持清洁能源的国际公共资金流量所反映的那样,分配差距依然明显。资金流的回升确实表明了一个积极的信号,但还远未达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7所需的数额。国际社会必须有强烈的紧迫感,加快对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可持续技术的投资,重点关注最不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。

    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·比罗尔表示,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7,我们需要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进行更多投资,以扩大电力供应以及清洁烹饪技术和燃料的使用。目前,只有一小部分能源投资流向了电力供应和清洁烹饪问题严重的国家。最近召开的非洲清洁烹饪峰会筹集了22亿美元,为进一步取得进展积蓄了动力。

    世界银行基础设施副行长陈广哲表示,电力供应对发展至关重要谟略天下,我们需要为全球无电人口付出更多努力,其中包括加快部署太阳能小型电网和太阳能家用系统。世界银行正积极支持这一行动,并与非洲开发银行共同承诺到2030年为3亿人提供电力。 (经济日报驻阿布扎比记者 李学华)



    TOP